今天的教育正从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方向过渡,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前提,而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的工具。语文课如果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,就能创设生动的情境,调动学生多种感官,优化教学过程,大大提高教学效率。
1 激发兴趣,提高参与效率
客观主义教育以课堂、课本、教师为核心,教师作为知识的实施者,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,这种单调乏味的教育,显然已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。智慧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育,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需要教师去引导。运用多媒体软件,将文字、图形、图像、动画、声音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,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,主动探索的兴趣,使单调的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,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效率。
如《海底世界》这篇课文,可以制作一个“欢迎你到海底”的课件。将景色奇异、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,让学生对神秘有趣的海底动物,色彩鲜艳的海底植物有直观真切的感受,必定会极大地激发每个学生朗读课文、了解海底世界的兴趣。还可以配上音乐,让学生做个导游,向同学们介绍充满奥秘的海底世界。这样生动有趣的语文课,学生们才愿意上。
2 形象直观,突破教学难点
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,涉及面广,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,知识积累不够丰富,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实际相差甚远,这就给教学带来了难度。而多媒体技术综合了投影、录音、录像、摄影等多种功能,以文字、图形、图像、动画等多种形式,显示教学信息,刺激学生多种感官,有助于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,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,从而轻松突破教学难点。
如《恐龙》这一课,由于恐龙生活的年代久远,学生对恐龙这种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可谓一无所知,这就给教学恐龙的外形种类和生活习性带来难度。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,再现出恐龙的生存环境,展现出各种恐龙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,教师加以解说,无疑会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。学生就像观看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一样,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。
3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
在语文教学中,它要求媒体可能提供视觉、听觉通道的信息,提供色彩、动感、音乐等激发兴趣,陶冶情感的教学提示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:“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存在的兴趣。”如在教学《夕阳真美》一课时,笔者运用了课件,其中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,运用他们的无意注意,使其很快地记住了太阳“西斜、落山、下沉”的不同情节。不仅如此,学生在看动画的同时也进入了故事情境中去,对后来的朗读指导及故事情节分析都有很大的帮助。因此,每节课都采用一些电教媒体,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。
4 发展创造性思维,开拓想象空间
创新的源泉是怀疑,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,作为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也应该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提出疑问,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,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。而多媒体技术在创设问题情境,拓展学生想象空间方面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。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可以大容量、快节奏、高效率地进行教学,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,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水平,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。
这些多媒体手段能够辅助教师讲解让学生直观认识事物,同时在作品展示方面为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提供保证。当学生的任务完成之时,利用多媒体网络再配合上计算机投影仪,就可以便捷地展示学生的作品了。使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,延迟了兴趣的持续时间,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,其学习热忱和潜能是始料不及的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知识,同时他们的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。
如教学《庐山的云雾》一课,在讲到“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”这一特点的时候,用多媒体播放一段“庐山云海”的录像,启发学生提出疑问:为什么作者将庐山的云雾比作“白色的绒帽”“一条条玉带”“茫茫的大海”“巨大的天幕”?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录像画面,得出结论:原来是作者根据云雾不同的位置展开了想象。这时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展开创造性想象: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姿态?一石激起千层浪,学生的思维被点燃,想象的空间被拓展,便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。
能够取得这样效果的课堂是与实施素质教育分不开的。正是由于在教学中实施了素质教育,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由“要我学”转变成“我要学”,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,课堂上发挥了自身的创造能力,体验到了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。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,是教育改革的需要,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,才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,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。
(作者单位:1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中心校;2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)
推荐访问: